“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經濟學怎去解釋?
--- 淺談經濟學的費沙 “利息理論” (interest theory) 及 “分離定律”(separation theorem)
身邊認識的老友紛紛呈辭,或許辛苦大半世,該退休了,享受享受人生!
正所謂"壽則多辱",何不乾脆早早引退自行了斷罷了!退休,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一件愜意的事情,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經濟學怎樣去解釋?
匯豐控股集團最近就上述情形對全世界十個地區作出工作和退休意願的調查:
結果多數認為人到晚年的理想生活方式是既有工作也有休閒,因為一方面既有收入,而另一方面也有精神和心理寄託,一舉兩得也!但是香港地區的調查結果則稍異,多數香港人認為退休後不願意再工作,他們認為退休後工作是苦事;可能香港人現在的工作實在太辛勞了,特別嚮往一旦退休後的完全休閒?另外也有很多香港人十分憂慮儲蓄不足以終老,希望自己的壽命不要太長(即香港人嫌命長也),只要身體健康便可以了。
誠然,若退休後的收入是零的話,真的會十分憂慮,那麼怎麼辦?正是有這樣的擔心,更令香港人覺得要盡快透過工作去累積財富,一旦認為財富(把所有的收入以利率折現加起來而求得財富值)累積足夠了,便不想再勞苦;當然財富是否足夠乃因人而異,經濟學假設這是一個很理性的個人選擇!管他是平日是個風流快活的"大花筒"或是個克勤克儉的"守財奴"。
上述現象可以從經濟學費沙(Irving Fisher)的“利息理論” (interest theory)及 “分離定律”(separation theorem)來分析這一般的心態和行為。
經濟學家費沙(Irving Fisher)是上個世紀二十、三十年代任教於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系教授,被認為是當代偉大經濟理論大師之一,他也被譽為經濟學投資理論(利息理論及分離定律)的祖師也恰當不過。
費沙認為收入是一連串的回報事件(Income is a stream of returns),而財富(Wealth)或資本值(Capitalized Value)是把所有的收入流(Income stream)以市場利率折現加起來而求得的值;另一方面,財富(或資本值)乘以利率是利息(Interest),財富乘以利率也就是(年金)收入;所以利息與收入相等。
費沙的名言:利息不是收入的局部,而是收入的全部(Interest is NOT a part of income, but the whole of income)。財富於經濟理論是一可以觀察到的變量,故此,我們可以假設人們辛勞的工作是在局限條件下增加個人的最大財富的行為(假設已知其收入及市場之利率)。
資產(capital asset)的現值是資本值(capital value),像財富一樣,是一連串收入流以利率折現而得的。最後透過市場借貸、儲蓄或投資,令消費提早或延遲,而獲取一生人最高可能消費 (即收入);若退休了,之後的資本值(退休金)可以繼續產生收入而不致令財富(退休金)萎縮(Income is potential consumption without reduction or trenching on wealth)。
有人問:一般來說,人的一生最富有之年齡是那個年齡?二十歲?三十歲?…六十歲?還是行將入木的一刻?
答案是:假設人生在退休時有一筆退休金(香港某些機構有公積金制度,而香港也有全面的中央強制公積金制度),而這筆退休金於退休之一刻可視為當時的資本現值;由此推論,人的一生最富有之時乃退休之時(因為經濟學家假設每個人的選擇乃理性的選擇,他或她會選擇財富值累積足夠之點便退休);也就是經濟學大師 Irving Fisher 的 “分離定律”(separation theorem)所說的:在有市場及交易費用夠低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投資與消費是可以分開來作決定的,即今天投資多了,明天的消費當然是可以增加的;換言之,人可以透過市場選擇借或貸、儲蓄或投資,而令消費提早或延遲,最後獲取一生人最高可能消費 (即收入)。
這也就是說,真正退休的年紀代表了他或她的辛勞工作的收成時間!
設已預知市場的利率及那賺來的退休金十分豐厚的情況下,假若風險等於零和假若知道自己天命的大限,那麼透過儲蓄和投資,我們是不應太憂慮如何終老的,鹹魚白菜也好好味,清茶淡飯也可以活下去!
是故以上之一般經濟理論不單止適用於過氣之九龍皇帝“曾灶財”,也適用於近日人氣急升之未來特首“曾蔭權”也。
說不定賺來的財富經過推算後,這輩子也用不完呢!若然如此,則可能成了“人生最大的遺憾事”?(的確有這可能!也曾發生這樣的事實 --- 不久前香港某一孤寒財主過身後被揭發騙取公援,原來其身家有超過一億港元,當然跟隨而來的是一幕幕身邊親人的爭產案!!) 還是明知“今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多煩憂”(李白詩句),且來過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這些都是有關 “利息、投資、消費、財富和資本” 的概念。
退休該是一件愜意的事情吧,那會壽則多辱?正是....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到處知可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 敬錄大文豪蘇軾(東坡居士)之定風波及與子由澠池懷舊
心情澎湃,夜不能寐,立此存照,並以此文獻給所有呈辭之老友(資深友)!
歡迎各方高手及高足現身說法,並討論之!
版權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by tcwong©
1 Comments:
學生們正直年青的黃金時候,可是眼見現今的學生哥都是只顧玩樂,不用功讀書.
若果有修讀經濟學的同學們就會知道只要我們現在花心機和時間去學習,將來的回報可是十分可觀的!
不過,有人可能會想,人生在世,幾十年的時間
"今日唔知聽日事"...那麼我們現在所放棄的需求,何時才可得到回報?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