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諺有云:"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何謂貧窮、那些人需要社會扶助,應如何扶助?
有人擔憂扶貧只會鼓勵依賴心態,增加中產階層的負擔;亦有人擔心扶貧會帶來標籤效應。
唐少話齋我們很難以一條簡單的標準線來訂立何謂貧窮人士和非貧窮人士來界定扶助對象;經濟學上有一條所謂羅倫茲曲線(Lorenz curve),此曲線與代表收入分配平均的斜線之間的面積愈大則表示財富分配差距愈大。但很難去判斷說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是好是壞,很多時則視乎其程度之嚴重性。自由市場機制經濟制度的確很多時候是不能避免財富分配不均,但是市場機制的優點又偏偏是最能夠發揮最優的資源配置;此外,堅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 (*註) 怎樣才算最理想? 很難講!
「扶貧」並不是「派錢」,而是透過多一點機會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令個人發展改善生活質素的能力,鼓勵大家力爭上游,而政府首要志力做的就是解決所謂的「隔代貧窮」問題。單單「派錢」只會做成貧窮的人們對政府長期依賴,加重其他有能力納高稅率人仕的負擔,對社會長期的經濟成長沒有益處。正所謂「長貧難顧」,政府的福利援助只能解決暫時的貧困,紓緩貧困人之燃眉之急;要真正「滅貧」和真正「脫貧」,最終都是要自求多福,要靠自己雙手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可不是嗎? 六十年代的香港就不是這樣轉型過來的嗎?
不過話說回來,這一代社會上貧窮長者必須還要政府的扶助,社會上貧窮的弱苗也要扶助的,使得老有所依,幼有所長;但長期來說,還是這一句 ----- 自求多福,「天下是沒有白吃的午餐」(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版權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by tcwong©
(*註)
Gini Coefficient 堅尼系數在比較各國間及各經濟體系內的貧富懸殊情況時,我們常用「堅尼系數」來指出收入的分配差異。「堅尼系數」介乎於0至1之間,0是指出現絕對平等,而1是指最極端的貧富差距。係數的數值越大,貧富懸殊的情況越嚴重。在現實中,沒有社會或國家是絕對平等或絕對貧富懸殊,所以系數是處於0與1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