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07, 2007

趁趁熱鬧,也來 "Web 2.0" 一番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提到"Web 2.0"已被過份炒作和渲染,以前就有人大力打著IT的旗號促銷,如今也拿"Web 2.0"大事吹噓。其實"Web 2.0"代表的只是一種精神,不能夠精神和行動一致,沒有身體力行,那就成了為 Web 2.0 而 Web 2.0,毫無實質意義。

如今有人也開始利用"Web 2.0"來大作文章(這個可能是我吧!),藉以大力銷售其意念,其實這並沒有這麼的新鮮。利用"Web 2.0"名詞去過份炒作的人是他們知道大多數人對這些名詞的意義大都不清楚。那些的"Web 2.0"models — 例如Wikipedia, Google, Flickr, MySpace, YouTube, Blogger等,不會利用"Web 2.0"來宣傳,因為它們只默默地身體力行,因它們本身就已具備和實現了現在被稱作"Web 2.0"的特性。

Web 2.0 代表的是一種精神而不是單一的軟件提升,它實現了其中一項很重要的現代知識「公眾創用的同時也達到了公共的享用」(Creative Commons as well as Public goods)功能,若以經濟學概念來闡釋 : 就是好的資源和好的意念一經被創造,都可以供任何人消費及享用,意思是即使多了一個人或多了幾億人去享用,其額外牽涉的成本是很低的或幾近於零,但其整體的效用 (Total Utility) 則可以不斷地增加。(It is the nature of a public good.)

舉例現在已經有很多新聞頻道及網誌網站提供了免費的RSS或ATOM饋送 (RSS/ATOM/XML feed)---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種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範或通訊協定格式(Protocol),可以將訂閱的內容直接傳送至用戶而不收分文,當然我這個Weblog也可以免費訂閱啦 ,只需要下載一個RSS閱讀器便可,真要多謝Blogger網站和"Web 2.0"的發展 。我現在每天都在享用這些免費的新聞資訊,少數怕長計,年中省下不少報紙錢。但話說回來,其間雖然沒有金錢交葛,結果還是互利的。

"資源協力共創共用"(Creative Commons)尤其是在這個開放的時代和我們身處的自由民主社會裡顯得日漸重要,毛澤東曾說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而2006年<時代周刊>說過:"數風雲人物,還看鏡中You"。我同時也趁此多謝黃國權老師給的Credits。

tcwong at http://tcwong.blogspot.com/

http://www.economist.com/scie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6911109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You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5695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