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C Wong "網誌"論壇, 與你經濟學上飛翔
All fellows are welcome to express views here!! 歡迎所有人士發表,談論經濟與天下事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通脹」、「通縮」的吊詭

美國聯儲局首次定出長期通脹目標為2%, 希望固定公眾對通脹的預期, 伯南克不想美國通貨收縮, 但又好怕通脹會高升, 因為過去六個月政府因為救市而令聯儲局投入市場的基礎貨幣由去年十月的八千四百二十億美元增加到現時的一萬五千億美元, 大升了八成, 理論上會引發通脹, 但是因為經濟衰退, 社會上私人機構努力減債減成本, 裁員兼減私人消費而使經濟更收縮, 利率接近零厘所引起的廣義貨幣供應數量也停滯不前而出現了「流動性陷阱」現象, 唯一方法是要政府令公眾有通脹的預期, 公眾預期未來有通脹, 現時就不會過度減少消費和減少投資, 也是減輕了費沙(Irving Fisher)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所論及的所謂「債務通縮」(debt deflation paradox)的吊詭現象, 皆知通縮的破壞力比通脹大得很多。
上世紀經濟學家費沙(Irving Fisher)指出, 當人民及企業發現自己負債太多時, 就會嘗試出售資產清還債務, 但當全體社會都這樣做的時候, 往往會弄巧反拙, 結果令資產價格下降的問題加劇, 資產價格繼續下跌, 進而令自己的財富進一步減少, 實質的債務負擔反而更加嚴重。另外, 過度儲蓄也令消費需求大跌而加深經濟衰退以至蕭條的局面。
必須遏止這個破壞力強的潛在通縮循環 ! 決策者是否準備打破這惡性循環 ? 我看應該是可以的。
希望理論可以和實際一致, 但是這又要用時間來做證明, 皆人人見到金融海嘯都很擔心前景, 是否仍放心消費和投資? 眾人的信心和心理預期比甚麼都重要, 只要能掌握和控制人們的預期, 那麼事情便好辦得多, 皆因人們之心理預期可左右市場實質之供求變化也。
Tuesday, February 17, 2009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ITER「人造太陽」計劃
ITER (The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計劃---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計劃, 致力解決日益枯竭的能源問題, 是規模僅次於國際太空站的一項重大多邊國際合作, 項目由包括中國在內的7個國家負責, 擔總投資近100億元人民幣(10%費用)。對日漸枯竭的石化燃料儲藏而言, ITER 熱核計畫透過試驗核融合(核聚變)技術研究一種乾淨和無限制的替代品。
可控核聚變為原子分裂的相反, 目前核能發電廠利用原子分裂原理而產生能量; 可控核聚變項計劃試圖駕馭核聚變, 藉由使原子核聚變產生能量。假若成功的話, 將建立一座商業化反應器, 並將核聚變技術推廣全世界。

歐盟、日本、中國、印度、南韓、俄羅斯與美國都參與這個實驗性計劃, 反應器目前正在法國南部建造中。世界能源需求如此巨大, 應不是浪費金錢吧!
http://tcwong.blogspot.com/2009/02/iter-project-for-fusion-energy.html
Thursday, February 12, 2009
民可使剝奪之 不可使富盛之?
Reserve Bank of Zimbabwe 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f the note) on demand...
100兆 (100萬億) = Zim$100,000,000,000,000
津巴布韋國為了跟上她國內超高通貨膨脹的腳步, 發行100兆辛幣紙鈔。津巴布韋過去活躍的經濟受到超高通貨膨脹影響,變得一蹶不振。
根據非正式市場匯價: 100兆辛幣約可兌換300美元。津巴布韋貨幣交易通常在非正式市場進行, 當地貨幣匯價每天都慘跌。
津巴布韋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Zimbabwe)另將發行三種兆元大鈔, 包括10兆元、20兆元及50兆元鈔票。
民可使剝奪之 不可使富盛之?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9
針無兩頭利

如今英、美及歐洲各國的經濟衰退較預期嚴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 英國經濟將收縮2.8%, 美國通用汽車將裁減大約一萬個職位, 消費收縮和樓價下跌形成惡性循環, 導致市場繼續緊縮。
即使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公布拯救銀行業方案, 包括收購銀行不良資產, 支援業主減少斷供, 赤字財政預算政策衍生的問題和所涉及的資金可以是無底深潭, 讓美國政府陷入長期的沉重債務而需要向市場舉債, 政府除了要負擔長期的利息支出外, 還會刺激市場利率上升, 這也是宏觀經濟學書本中所講的「排擠效果」(crowding out effect), 令市場上的私人借貸成本(利率)上升從而抑制非政府的經濟投資活動; 若要挽救則要犧牲物價和貨幣的穩定, 這樣一來則通貨膨脹率上升是不可避免, 加上歐盟各國今年度約11,000億的赤字開支, 各國政府需要的資金高達100,000億!
市場那來這麼多的巨額資金, 最終只有靠政府濫印鈔票來增加貨幣供應, 其後果是無法避免恐性通貨膨脹, 針無兩頭利也, 恐怖? 奈何!

排擠效果(crowding-out effect) ---
指政府支出增加,若未增加貨幣供給量,而以發行公債融通,將使市場利率上升,使民間投資及消費減少,預致總需求之增加效果某程度受壓抑。
在經濟學原理上,當政府施實擴張性財政政策(IS曲線右移)時,造成市場利率上升,反而使民間投資減少的的情況。但若當IS曲線為垂直線,或政府同時也施擴張性實貨幣政策(LM曲線右移)時,消除排擠效果。
http://www.sy-econ.org/al/macro/al-macro-ISLM-equ-crowding.html